慈禧西逃向乔家借十万两,问乔家:要什么赏?乔家:我要4个字
慈禧西逃向乔家借十万两,问乔家:要什么赏?乔家:我要4个字
乔家大院有两块牌匾非常出名,一副是“汇通天下”,一副是“福种琅嬛”。“汇通天下”这块匾对于乔家来说含义非常深刻,是乔家大院的主人乔致庸一生的理想和抱负。而“福种琅嬛”这块匾的来历也非常大,因为它是慈禧太后亲自赐给乔家的。那么,很多人可能就好奇了,乔家虽然有钱,可是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人家,怎么能让统治清朝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亲自赐匾呢?原来,慈禧太后赐匾的原因还真的跟钱有关。
慈禧太后可以说是清王朝最后一个实际掌权人,在她统治清朝的四十多年中,享受了数不尽的荣华富贵,也遭受了不少的屈辱。当然,这所有的屈辱都是她自找的,丝毫怨不得旁人。如果不是她祸国殃民干了许多坏事,清王朝也不至于衰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。先不说在慈禧统治期间,清朝签订的那些丧权辱国的条款。光是慈禧太后自己,一生中最少有过两次逃亡之旅。堂堂大清朝的统治者,先后两次被迫逃亡,这种经历也确实够屈辱的。
慈禧的第一次逃亡之旅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,当时咸丰帝还活着。当年的9月22日,英法联军在八里桥击败了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。当消息传入宫中时,咸丰帝连夜带着慈禧和一众宾妃以北狩的名义躲进了热河行宫。这是慈溪的第一次逃往之旅,最后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,才得以返回紫禁城。
咸丰帝死后,慈禧太后临朝称制统治了清朝数十年,却在她晚年的时候再一次被逼的仓皇逃窜。
1900年7月18日,八国联军逼近京城,裕禄兵败自尽,慈禧开始了她人生中第二次逃亡之旅。为了颜面上能过的去,慈禧把这次逃亡称为西狩。名字虽然叫西狩,实际上还是逃跑。慈禧出宫的时候非常匆忙,朝中的各位大臣也都自顾不暇忙着逃命去了。所以,慈禧的这次逃亡比第一次还要凄惨。
7月21日大清早,慈禧打扮成一个汉族老太太带着光绪帝和少量随从出宫逃跑,一路风餐露宿遭了不少罪。直到遇到了曾国藩的孙女婿怀来县县令吴永,才算喘了一口气。不过,虽然吴永是县令,心里也想帮助慈禧,可是却拿不出什么银两,因为实在太穷了。最后只给慈禧找了几身换洗衣服,供慈禧和光绪吃了顿饱饭。在此之前,慈禧已经连续喝了好几天的稀粥,饿的都快撑不下去了。所以,慈禧太后对吴永十分感激。后来慈禧太后回京之后,赏了吴永一个广东道台。
慈禧的西狩之路大部分都是在仓皇逃窜,不少地方官员看到太后老佛爷来了不但不上前接驾,反而有多远避多远。慈禧太后虽然恼怒,但是却无计可施。好不容易走到山西境内的时候,慈禧一行人已经是山穷水尽了,要吃没吃要喝没喝,身边的随从也有不少偷偷开小差跑掉了。虽然先前岑春煊带着两千兵马来护驾,可是无钱无饷之下,恐怕要不了多久这些官兵也得开小差。也是慈禧命不该绝,没走多远就遇到了乔家。
山西乔家的名声慈禧太后也是听说过的,毕竟作为当时清朝最有名的商人,乔家的名气在京城也是非常响亮的。所以,慈禧太后就厚着脸皮去找乔家借钱。乔家看到太后老佛爷都亲自开口了,不意思一下也说不过去,于是就借给慈禧太后十万两白银。如果是在以往的情况下,十万两白银对于慈禧来说那真不算什么。可是在现在这样山穷水尽的情况下,乔家答应借十万两,那可真是雪中送炭。所以慈禧太后就很高兴,问乔家想要什么赏赐。
乔家当时是清朝首屈一指的豪门,钱财宝物之类早已不看在眼里,况且此时的慈禧自己都穷的叮当响,断然也拿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。于是乔家就跟慈禧太后说,要不老佛爷赏赐个墨宝吧,就要“福种琅嬛”四个字。慈禧太后一听,乔家的要求竟然如此简单,心里更是非常高兴,于是就亲自给乔家题了“福种琅嬛”四个字,命人做成了牌匾。后来乔家一直把这块牌匾悬挂在大门口,人们去乔家大院游玩的时候,一眼就能看到。
--END--
提示:若该内容侵犯您的原创权益,请点此通知作者
登录分享读后感、意见、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