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放战争最难打的一座城,围攻近7个月,死伤45000人才艰难拿下
解放战争即将完成之际,在中国北方发生了一场大战,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可以和碾庄之战等相提并论。在此次战役当中,我军伤亡人数共计45000人,攻城耗费了近7个月的时间,同时在惨烈战争的名单上又加了一项。这一战就是太原战役。
就战斗方式来说就极其残酷。当时阎锡山命令军队死守碉堡,成千上万的碉堡里三层外三层的设置在太原,这也就使得整场战役过程愈演愈烈,最后演变成了惨烈的碉堡攻坚战。在解放军对碉堡进行攻击的过程中,国军会依据解放军的战术进行大规模的反冲锋,士兵要对每一座碉堡进行反复攻坚,这样一来进攻难度大大提高。经过如此惨烈的斗争,碉堡的废墟上已无法进行其他工事,只能靠堆积的尸体作为掩护。但这并不能阻止战争的脚步,一批又一批的军人前仆后继、周而复始。
1948年10月到1949年4月,太原战役历史7个月,伤亡惨重的解放军曾两次主动停止对敌进攻,这种罕见的行为足以证明这一仗的难度。在争夺太原的过程中,双方都付出了血的代价。仅仅是太原周边的堡垒战,双方就牺牲了近两万士兵。整场战役伤亡总计超过10万人,仅解放军就有45000人伤亡。其中解放军八纵24旅71团此次战争中几乎全军覆没。这场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同样巨大,但是无从统计。
作战过程中,所有身处太原的男女老幼都被划入了作战部署,成为国民党军队的牺牲品。围攻太原持续了7个月,城内的百姓早已是食不饱穿不暖,痛苦万分。晋军经营山西将近三十余年,太原作为最后的一个落脚点,他们是肯定不会放弃的,这也是加大战争难度的原因之一。在全国解放之初,北方骨干城市大都迫于军事压力未经抵抗便投降了,作为一座孤城的太原,在国军手中却展现了惊人的毅力,没有发生主动起义。
终于在49年用鲜血将这座孤城洗净。早在对太原发动总攻之前,解放军就发动了渡江战役,歼敌共计43万人,损失人数不到其八分之一。与太原战役歼敌13万左右,伤亡超过了45000人这个数据一比,太原战役的惨烈程度有目共睹。若不是在北平解放后解放军在华北的兵力大大增加,将围攻太原的部队数量扩大到30万人规模,否侧这次旷日持久的鏖战还会延续更长时间。
--END--
提示:若该内容侵犯您的原创权益,请点此通知作者
登录分享读后感、意见、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