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相互保,轻松筹,保险,都可以救人嘛?到底哪个靠谱!

相互保,轻松筹,保险,都可以救人嘛?到底哪个靠谱!

订阅 2019-12-28

 

相信很多朋友刷朋友圈时,都能看到不少转发的大病筹款信息。

 

想想也是,现代人普遍压力大,生活作息不规律,体检的时候查出结节、囊肿或者指标异常,都很常见。父母往往也到六七十岁了,正是重疾高发的年纪。

 

大病筹款,互助计划,保险都是应对风险的方式,很多朋友来问我,那些筹款平台、互助计划到底靠不靠谱?和保险到底有什么区别?

 

今天,就通过一篇文章解答大家的疑惑。

 

1

 

大病筹款,容易筹到钱吗?

 

 

在经济学里面有一个名词,叫做 “灾难性医疗支出“。

 

也就是说,当一个家庭自付的医疗费用超过家庭可支付能力的 40% 时,就认为这个家庭发生了灾难性的医疗支出,也就是大家说的“一病回到解放前“。

 

在朋友圈,经常都能刷到大病筹款募捐的消息,估计大家也习以为常了。

 

2015 年以来,公益筹款平台雨后春笋般出现,水滴筹、轻松互助.....不胜枚举。

 

1. 筹款需要哪些流程?

 

对需要筹款的人来说,申请这些平台的流程并不复杂,只要把病情写清楚,准备好相关病历和证明资料上传给平台就可以了。

 

提交资料后,平台一个工作日就会审核完毕,然后就可以转发到朋友圈去筹款了。捐助的善款会先统一汇入平台账户,当项目成功后才能申请提现,有的平台会收取 2%-6% 的提现手续费。

 

2. 大病筹款容易吗?

 

华姐看到某知名平台,通过审核正在筹款的项目有近 30 个,目标金额大多在 10万 - 30万,但却没有一个是成功的,大病筹款越来越难了。

 

如果想筹款成功,那么一般要满足如下几点因素:

 

① 内容足够真实

 

为提高筹款的真实性,平台一般会要求上传患者的照片,这些照片大多是患者躺在病床上被病痛折磨的样子,看了之后总会让人心生恻隐之心;

 

②社交关系足够广

 

每个筹款项目发起时间大多只有 30 天,如果社交圈广,在短时间内被转发的次数就会越高,筹款成功的机会也就越高。

     

另外,华姐也了解到,部分众筹平台只要病历资料审核无误就可以申请提现,并没有实地审核机制,这就会给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。

 

总而言之,大病筹款是走投无路的办法,放弃尊严,暴露隐私,到底效果好不好,可能真的看造化了。

 

2

 

什么是互助计划,靠谱吗?

 

 

除了大病筹款,现在很多平台还推出了各种各样的互助计划,只要存 10 块钱,就可以获得 30 万的大病补助,由于交费少、保障高、易操作,吸引了大量会员加入。

 

也许很多人会好奇,10 元钱就能有机会获得 30 万,那还需要买保险吗?

 

其实,无论从监管、还是具体保障,互助计划与保险都存在极大的差异。下面这几点,你一定要知道:

 


1. 互助计划靠谱吗?

 

保险的本质是一纸合同,受保险法的保护,而互助计划并不是。

 

互助平台并没有对互助项目兜底,在相关条款里,华姐看到了一些无法顺利获得互助的情况,比如:

 

有可能受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影响,而无法继续提供服务

 

由于技术、网络等原因导致会员损失,不承担任何责任


会员数量低于一定人数时,有权终止本项目 

互助计划一般都会有一句特别提示:会员对其他患病会员的分摊是一种赠予行为,平台并不承诺会员能获得确定的风险保障。

 

2. 理赔服务不同

 

另外华姐发现,案件调查费用是需要患病成员个人承担,或全体成员共同分担的。

 

比如有些平台会要求:如果发起求助,需要提前交 2500-4000 元的调查费,且不管项目是否通过,都不会退还。而有些平台则会把这笔费用计入管理费中,由全员平摊。

 

为此华姐致电咨询了多家互助平台得知确有其事,对于这件事我还是挺惊讶的,因为保险公司所有的调查费用都是自己承担的。

 

审核通过后,还得把我们的个人情况和隐私在平台公示 3-7 天不等,其他会员可以在这段时间提出质疑,而保险所有的理赔都是隐私保密的。

 

虽然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案件,有些互助平台引入了类似 “陪审团“的机制,比较人性化。

 

但有时候人性也是不好把握的,所以理赔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,正如条款所言,不能保证加入了互助计划就一定可以获得理赔。



3. 保障成本不同

 

互助计划只是看起来门槛很低,但是需要长期缴费,累计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花销。

 

华姐曾经也参加过一些互助计划,每个计划里面都存了 10 块钱,本来是奔着占便宜去的(花最少的钱,获得最高的保障),没成想其中 1-2 个平台每月都有互助事件发生,不到 2 个月,我存的钱都被扣完了。

 

而保险都是经过依据各种历史数据,严密的精算后,提交银保监会审批通过后才能进行销售的,所以整个产品精算体系并不相同。

 

4. 运营监管不同

 

同样很多互助平台的主体都是网络科技公司,对股东和资金等都是没有具体太多要求的。仅过去 2 年时间,就有数十家互助平台倒闭。

 

而对保险公司来说,在成立之初就已经银保监会严格把关,不仅对成立的股东和资金有严格要求,在保险法的规范下,通过偿付能力的实时监管和保证金制度等一系列举措,确保公司能持续运作。


这里需要提醒大家,的确有部分患者拿到了 10 万、20 万的互助金,相信对这些人来说,是有很大帮助的。

 

上面这些风险点,华姐并不是想造成大家的困扰,只是希望大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,至于要不要参加,大家自己决定就好。

3

 

保险是严谨的金融产品

 

其实保险和互助本身就是一脉相承的关系。


我们把保费交给保险公司统一管理,一旦有人发生疾病或者意外,保险公司就会把这笔钱给到符合帮助的其他人,本质上也是分摊风险的一种形式。

 

 

早在 17 世纪以前,海员为了防止出海遭遇风暴遇难的风险,大家会交一笔钱成立一个基金会,一旦有人遇难,家人就可以得到一笔钱维持生活,这其实就是人身保险早期的雏形。


在过去几十年很多人对保险存在一些误解,这里有销售人员的问题,也有消费者自己的问题。

 

值得高兴的是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保险、接受保险,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保费规模第二的大国。

 

而且现在保险产品特别多,价格也并不是非常贵,无论家庭条件如何,都可以选择相应的保险获得保障。

 

随着银保监会对行业的有效监管,以及“保险姓保“理念的倡导,华姐对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,我也希望能为行业壮大,贡献自己一点微薄的力量


 

       不管是众筹、互助还是保险,归根结底只不过是应对风险的一种方式,并无好坏之分。

       从稳定性来看,众筹<互助<保险。众筹是基于人性的善意,互助是合约的约束,而保险是银保监和保险法的强监管。

     未来风险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,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。

       保险只是给那些敢于直面风险的人,送去了一份 100% 确定的安全感。

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     介绍一款友邦针对有车家庭,经常出差人士一款特设高杠杆的两全产品:交10年保障30年,1份最高保额200万元,最高可购买3份,满期后返还本金加利息,合同结束。

 

 

--END--

提示:若该内容侵犯您的原创权益,请点此通知作者



继续奋斗,勇往直前!

手媒体广告虚位以待

评论

登录分享读后感、意见、建议

想免费发文?点这里